2023年5月6日上午9点,公司于法学楼东附一楼会议室举办韶风名家论坛,南京工业大学杨解君教授应邀作为主讲人,为公司师生开展了“碳排放权及其交易的信用与法律问题”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304am永利集团部长、信用风险管理学院经理顾敏康教授主持,与谈人有信用风险管理学院副经理肖伟志教授、蒋都都老师。
杨解君教授是南京工业大学 “碳中和”法律与政策国际研究院经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能源法、环境法等相关领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6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光明日报理论版等转载或摘。
杨教授首先从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出发,引出实行碳减排措施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全球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其中国家治理层面由政府适用政策工具引导碳市场,实现碳排放权交易。而后杨教授通过解析碳排放权的法律多重属性,表示宜引入分配行政理论,从分配行政视角对碳排放权的构造加以解读并予以制度塑造。杨教授认为,这一定性不仅有助于理解碳排放权的阶段性特征以及附条件的转化过程,厘清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还能对碳排放权的分配、交易和监管等过程给予有效的方法论指导。碳排放权的交易、监管环节与信用问题紧密相连,杨教授着重提到,在碳排放市场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强调碳排放企业的信用,政府的信用,还要强调制度的信用。以此,才能和依法治国的目标相结合,在实现碳排放减少的进程中更好地建设法治中国。
随后,主持人顾敏康经理、与谈人肖伟志教授、蒋都都老师分别分享了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顾敏康经理谈到碳排放权交易及监管制度与社会信用法密切相关,重点单位是否诚信履约、碳排放数据报告等行为涉及信用问题,两个领域的结合给信用法的发展带来深刻启发,也鼓励同学们今后在这些新领域进行研究发展。
肖伟志教授指出,杨老师不仅清楚讲授了什么是碳排放权,还传授了一种研究新领域的重要方法,即思维不能困于已有的概念,把握基本的现实状况,才能更好地利用学理解释并解决遇到的问题。蒋都都老师提到,碳减排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碳排放主体对社会成员、未来环境有降低碳排放量的允诺,这要求碳排放主体诚实守信,在实践中严格履行约定并如实汇报。
在提问环节,在场的同学们深入思考,踊跃发言,积极表达自己对碳排放权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提出在学习这个新知识时遇到的困惑,杨教授对此逐一解答。杨教授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引导大家思考,以独到的见解剖析问题根源,引领同学们深刻了解碳排放权与信用概念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同学们均表示获益匪浅。
最后,杨解君教授与全体到场老师们合影,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李佳彤
图:李佳彤